三、荀爽
荀爽,出自“颍川荀氏”,是荀彧的叔父。董卓掌权后,强行征召荀爽出任高官。在短短的93天内,荀爽便迅速晋升为司空。面对董卓的暴虐行径,荀爽私下联合了司徒王允等人,准备策划除掉董卓。然而,在计划尚未实施前,荀爽便因病去世,享年63岁,未能见证这场变革。
四、种拂
种拂(?~192年6月28日),字颖伯,东汉官员,种暠之子。初平元年(190年)六月份,种拂继任荀爽成为司空。到了初平二年(191年)七月,他被免去司空职务,但很快又被任命为太常。初平三年(192年),李傕和郭汜等叛军爆发叛乱,种拂挺身而出与叛军交战,不幸在战斗中阵亡。
五、淳于嘉
淳于嘉,来自济南国(今山东济南市)。他出身于举孝廉的家庭,初期曾任光禄大夫。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他被任命为司空。初平三年,淳于嘉转任司徒并开始负责尚书事宜。兴平元年(194年),他因政务上的变动被免职。
六、赵温
赵温(137年~208年),字子柔,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司空赵谦的弟弟。赵温以孝廉的身份进入政界,最初担任京兆郡丞。随汉献帝西迁至长安时,他被任命为侍中,并被封为江南亭侯。初平四年(193年),他被任命为司空,并在随后的岁月里先后担任司徒及尚书事的职务,直至随汉献帝迁都许县。赵温在此职位上连任了15年,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赵温在家中去世,享年72岁。
七、张喜
张喜,汝南郡细阳县(今安徽省太和县)人,赵景王张耳的后代。张喜以孝廉出仕,最初担任卫尉。初平四年(194年),他接替赵温成为司空,并同时负责尚书事宜。张喜在曹操掌权后,因健康原因辞去职务,并最终在家中去世。
八、曹操
建安元年(196年)七月,汉献帝重回洛阳。在此期间,董承为制衡韩暹等将领的权力,秘密召见曹操赴洛阳。同年八月,曹操到达洛阳,揭发了韩暹和张杨的罪行,韩暹因此逃亡杨奉。由于曹操在护驾过程中的英勇表现,汉献帝特赦了他,并赐予他司隶校尉、录尚书事的职务。这一职务让曹操进一步掌握了朝廷大权,成为了当时最为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