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效果好的镗杆的制作方法

一种连接效果好的镗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连接效果好的镗杆。

背景技术:

主体是镗床与相应的钻头、镗头、滚压头及组合镗滚头的联接杆。

现有的主体一般都是通过莫氏锥柄连接的,然后再通过塞头实现对主体的定位,但是现有的塞头一般都是通过刚性抵靠的,当主体受力发生震动时,塞头就会松动,从而导致塞头的飞出或者脱落,这样就会导致主体受力的脱落,使得刀具磨损,更有甚者会导致零件的报废,从而使得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效果好的镗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效果好的镗杆,包括主体、莫氏锥柄和限位机构,所述莫氏锥柄设置在主体的一端,所述莫氏锥柄上设有矩形通孔,所述限位机构位于矩形通孔内;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底板、盖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一弹簧、丝杆、连接杆、限位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底板水平设置,所述盖板设置在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竖向设置在底板的两端上,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位于底板和盖板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分别与盖板的两端抵靠,所述丝杆竖向设置在底板上,所述丝杆位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所述盖板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位于通孔内,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丝杆相配的竖向内螺纹孔,所述丝杆远离底板的一端位于内螺纹孔内,所述丝杆与连接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弹簧有两根,两根第一弹簧分别设置在丝杆的两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板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板连接;

所述支撑组件有两个,两个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连接杆的两侧,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弹性抵靠杆和滚轮,所述抵靠杆设置在第一限位板和连接杆之间,所述抵靠杆的一端与连接杆铰接,所述抵靠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板抵靠,所述滚轮有若干,各滚轮均匀设置在抵靠杆和第一限位板之间,所述抵靠干通过滚轮与第一限位板抵靠,所述滚轮与第一限位板滚动连接;

所述盖板靠近底座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条形限位槽,所述限位组件有两个,两个限位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条形限位槽内,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板、移动杆和限位块,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条形限位槽远离通孔的一端内,所述移动杆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限位块设置在移动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固定板铰接,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与限位块铰接,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顶端上设有卡槽,所述限位块位于卡槽内,所述移动杆与限位块的铰接处设有扭簧。

为了更好的限位,所述移动杆和固定板的铰接处设有扭簧。

为了实现对主体的冷却,所述主体中空设置,所述主体内设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盘旋设置。

为了方便添加冷却液,所述冷凝管靠近莫氏锥柄的一端设有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包括导向杆、第二弹簧和滚珠,所述导向杆设置在冷凝管靠近莫氏锥柄的一端上,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设置在冷凝管内,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设置在主体上,所述导向杆中空设置,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导向杆位于冷凝管内的一端设有流水孔,所述滚珠位于开口处,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导向杆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滚珠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导向杆位于冷凝管内的一端的内部的底端连接。

为了更好的主轴贴合,所述底板和盖板均为弧形板,所述底板和盖板的圆心均位于丝杆上。

为了防止伸出过长,所述盖板上的通孔为沉头孔。

为了方便转动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丝杆的一端设有内六角螺帽,所述内六角螺帽位于沉头孔内。

为了限位,所述底板上设有矩形滑槽,所述矩形滑槽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远离盖板的一端均位于矩形滑槽内。

为了更好的滑动,所述矩形滑槽内设有两个滑块,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位于矩形滑槽内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块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均通过滑块与矩形滑槽滑动连接。

为了增加使用寿命,所述盖板、底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丝杆和连接杆均为锻打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连接效果好的镗杆通过限位机构实现对主轴的连接,与现有的限位机构相比,该限位机构通过连接杆和丝杆的配合,实现对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移动,使得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与矩形通孔的内壁抵靠,这里通过第一弹簧的回复力和弹性抵靠杆的支撑,实现对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弹性支撑,防止在高速转动中甩出,使得主体加工工件时更加稳定,且通过设置在主体内的冷凝管可以有效的将主体降温,防止主体的热量传递给主轴,使得主轴受热形变,提高了车削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连接效果好的镗杆和主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连接效果好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连接效果好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连接效果好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6是图2的b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的连接效果好的镗杆盖板与内六角螺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莫氏锥柄,3.底板,4.盖板,5.第一限位板,6.第二限位板,7.第一弹簧,8.丝杆,9.连接杆,10.抵靠杆,11.滚轮,12.固定板,13.移动杆,14.限位块,15.导向杆,16.第二弹簧,17.滚珠,18.冷凝管,19.内六角螺帽,20.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7所示,一种连接效果好的镗杆,包括主体1、莫氏锥柄2和限位机构,所述莫氏锥柄2设置在主体1的一端,所述莫氏锥柄2上设有矩形通孔,所述限位机构位于矩形通孔内;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底板3、盖板4、第一限位板5、第二限位板6、第一弹簧7、丝杆8、连接杆9、限位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底板3水平设置,所述盖板4设置在底板3的上方,所述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均竖向设置在底板3的两端上,所述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均与底板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位于底板3和盖板4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远离底板3的一端分别与盖板4的两端抵靠,所述丝杆8竖向设置在底板3上,所述丝杆8位于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之间,所述盖板4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9位于通孔内,所述连接杆9上设有与丝杆8相配的竖向内螺纹孔,所述丝杆8远离底板3的一端位于内螺纹孔内,所述丝杆8与连接杆9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有两根,两根第一弹簧7分别设置在丝杆8的两侧,所述第一弹簧7位于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之间,所述第一弹簧7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板5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板6连接;

所述支撑组件有两个,两个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连接杆9的两侧,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弹性抵靠杆10和滚轮11,所述抵靠杆10设置在第一限位板5和连接杆9之间,所述抵靠杆10的一端与连接杆9铰接,所述抵靠杆10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板5抵靠,所述滚轮11有若干,各滚轮11均匀设置在抵靠杆10和第一限位板5之间,所述抵靠杆10通过滚轮11与第一限位板5抵靠,所述滚轮11与第一限位板5滚动连接;

所述盖板4靠近底座3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条形限位槽,所述限位组件有两个,两个限位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条形限位槽内,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板12、移动杆13和限位块14,所述固定板12设置在条形限位槽远离通孔的一端内,所述移动杆13设置在固定板12上,所述限位块14设置在移动杆13远离固定板12的一端,所述移动杆13的一端与固定板12铰接,所述移动杆13的另一端与限位块14铰接,所述第一限位板5的顶端上设有卡槽,所述限位块14位于卡槽内,所述移动杆13与限位块14的铰接处设有扭簧。

为了更好的限位,所述移动杆13和固定板12的铰接处设有扭簧。

为了实现对主体1的冷却,所述主体1中空设置,所述主体1内设有冷凝管18,所述冷凝管18盘旋设置。

为了方便添加冷却液,所述冷凝管18靠近莫氏锥柄2的一端设有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包括导向杆15、第二弹簧16和滚珠17,所述导向杆15设置在冷凝管18靠近莫氏锥柄2的一端上,所述导向杆15的一端设置在冷凝管18内,所述导向杆15的另一端设置在主体1上,所述导向杆15中空设置,所述导向杆15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导向杆15位于冷凝管18内的一端设有流水孔,所述滚珠17位于开口处,所述第二弹簧16设置在导向杆15内,所述第二弹簧16的一端与滚珠17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6的另一端与导向杆15位于冷凝管18内的一端的内部的底端连接。

为了更好的主轴20贴合,所述底板3和盖板4均为弧形板,所述底板3和盖板4的圆心均位于丝杆8上。

为了防止伸出过长,所述盖板4上的通孔为沉头孔。

为了方便转动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远离丝杆8的一端设有内六角螺帽19,所述内六角螺帽19位于沉头孔内。

为了限位,所述底板3上设有矩形滑槽,所述矩形滑槽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远离盖板4的一端均位于矩形滑槽内。

为了更好的滑动,所述矩形滑槽内设有两个滑块,所述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位于矩形滑槽内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块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5与第二限位板6均通过滑块与矩形滑槽滑动连接。

为了增加使用寿命,所述盖板4、底板3、第一限位板5、第二限位板6、丝杆8和连接杆9均为锻打件。

当需要对主体1进行固定时,首先将主体1放入主轴20内,使得主体1上的矩形通孔与主轴20上的矩形通孔相对应,然后将限位机构上的内六角螺帽19,使得连接杆9与丝杆8分离,使得盖板4与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分离,然后移动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使得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之间的距离变小,这时的第一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将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放入矩形通孔内,然后松开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这时的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就会通过第一弹簧的回复力,使得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与矩形通孔的内壁抵靠,

然后将盖板4和连接杆9放置在第一限位板5远离底板3的一端上,这时的丝杆8位于连接杆9内,通过拧动与连接杆9连接的内六角螺帽19,使得连接杆9在丝杆8上向着底板3的方向移动,连接杆9移动驱动抵靠杆10移动,抵靠杆10驱动滚轮11移动,当抵靠杆10移动至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上时,连接杆9继续向着底板3移动,这时的抵靠杆10就会受力发生形变,而抵靠杆10上的滚轮11就会与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抵靠,使得滚轮11在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上滚动,这里通过抵靠杆10的形变的回复力,使得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始终与矩形通孔的内壁抵靠,当连接杆9移动至预设位置时,盖板4与底板3均与主轴1的外圈抵靠,这时位于限位槽内的限位块14位于第一限位板5上的卡槽内,从而实现对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的限位。

这里通过第一弹簧7和抵靠杆10的回复力,实现对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的弹性支撑,使得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始终与矩形通孔的内壁抵靠,防止因主体1震动,导致该限位机构甩出。

这里因移动杆1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12和限位块14铰接,所以连接杆9向着底板3移动的极限距离并不会影响限位组件对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的固定。

这里通过设置在主体1内的冷凝管19,可以防止主体1上的热量传递到主轴20上,使得主轴20发生形变,使得车削精度降低。

这里当需要对主体1内的冷凝管19添加冷却液时,只需推动滚珠17,这时第二弹簧16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冷却液就会流入到导向杆15内,再通过导向杆15上的流水口流入到冷凝管18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连接效果好的镗杆通过限位机构实现对主轴20的连接,与现有的限位机构相比,该限位机构通过连接杆9和丝杆8的配合,实现对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的移动,使得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与矩形通孔的内壁抵靠,这里通过第一弹簧7的回复力和弹性抵靠杆10的支撑,实现对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的弹性支撑,防止在高速转动中甩出,使得主体1加工工件时更加稳定,且通过设置在主体1内的冷凝管18可以有效的将主体1降温,防止主体1的热量传递给主轴20,使得主轴20受热形变,提高了车削精度。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相关推荐

开啤酒瓶盖的方法(怎样开啤酒瓶盖)
365体育比分

开啤酒瓶盖的方法(怎样开啤酒瓶盖)

📅 08-03 👁️ 7871
【调研回顾】走进小马智行,共探自动驾驶万亿蓝海!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革新,人类出行迎来变革。 小马智行 作为全球 L4 级自动驾驶领域佼佼者,已在北上广深实现全无人 Rob...
[分享]返璞归真 最纯粹的对决 五款国产免费杀毒软件能力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