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心目中的女神之后,网友难掩内心的激动,在张曼玉即将离开的时候哭了出来。
她不断向张曼玉诉说着自己对她的崇拜,说张曼玉一定要一直都健将康康平平安安的。
见到此景,张曼玉也十分动容,说自己会的,同时表示网友一直哭让她也很想哭。
最后,张曼玉和她抱了一下,告诉网友,自己会回来找她的。
临走时,还给了网友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她的感受。
“谢谢你的帮助,希望你能拥有美好的一天,Maggie”
02:现身影坛,逐渐登顶
张曼玉即将迎来自己60岁的生日,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她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生命。
我想最为恰当的,大概是“玩”。
玩家这个身份,贯穿了张曼玉的整个历程。
“29号张曼玉小姐,高1.68米,重49.5千克”
香港小姐选美大赛中,这样一条播报,为我们带来了张曼玉。
比赛在广告中宣传,只要在选美中胜出,就有可能成为一名演员。
正是因为这场选美,我们得以在1984年香港上映的《青蛙王子》里,见到这张略带青涩的面孔。
之后的四年时间里,张曼玉融合在香港电影的潮流之中,出演了20多部电影。
只可惜无一例外,她只能在这些电影中扮演一个没有灵魂的花瓶。
“除了美丽,实在没有什么值得一提”
这是当时业内对她普遍的评价。
直到王家卫的出现,终于带张曼玉走出了这一困境。
在王家卫的处女作《旺角卡门》中,张曼玉第一次在电影中拥有了灵魂。
当她意识到由刘德华饰演的表哥可能再也不会回来的时候,她呆呆看着即将离去的公交车,眼神中一点点流露出悲痛。
张曼玉终于体会到了电影中的角色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终于能够和自己的角色融为一体。
经历了20多部电影的拍摄,张曼玉第一次开了窍。
她开始出演大量的文艺片,在各式各样的灵魂中不断穿梭。
《花样年华》中的苏丽珍、《新龙门客栈》中的金镶玉、《甜蜜蜜》中的李翘。
以及让她成为亚洲第一位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的《阮玲玉》。
张曼玉的演员心得,和“天才”可谓完全没什么关系。
对她来说,掌握角色精髓的方法,只有不断地尝试。
梁朝伟曾说张曼玉就像一个问题少女,每天都在不断地问问题,想要知道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是这份穷追不舍的精神,让她能够不断精进自己的演技,将每一个角色都诠释到完美。
金马奖的颁奖典礼上,曾有导演称张曼玉是一位既有时间又没时间的演员。
有时间指她不断尝试新的角色,并且用了大量的时间沉浸在这些角色当中,成就了荧幕上的无数女性。
没时间指她很少重复已有的角色,之前演绎过的都已成为过往,无需回味。
二十年影史,张曼玉不断挑战自我,塑造了无数性格各异,但却同样迷人的角色。
正是因为看到了张曼玉身上这样的特点,法国导演奥利维耶为她定制了电影《清洁》。
片中,张曼玉成为了一名摇滚音乐人。
但就在一夜之间,音乐、母亲、爱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标签被同时剥夺。
于是我们隔着屏幕和艾米丽一起流转于各个国度,找寻自己。
导演奥利维耶,正是张曼玉的丈夫。
虽然拍摄期间,他们二人签署了离婚协议,但这并不影响他发掘张曼玉身上最闪光的地方,并且将这一切呈现到荧幕之上。
在凭借本片拿下戛纳影后之后,张曼玉选择了息影。
03:成为跑调歌手
“现在,我虽然已在电影界获得一些成绩,但我觉得,如果从现在开始还不能为自己活着的话,就有些晚了。”
退出影坛之后,张曼玉开始四处寻找自己。
她将自己的第一站,设在了音乐上。
如果说到张曼玉的黑历史,许多人可能都会提起2014年的草莓音乐节。
一首《甜蜜蜜》,撕碎了她在众人心中的完美印象。
本以为这场闹剧会到此为止,没想到之后张曼玉又出现在了北京,重现了这场车祸现场。
许多人都认为张曼玉一定十分不在乎自己的演唱,只是想彰显一下自己的洒脱。
但事实上,她回到家就开始大哭,觉得不好意思出来见人。
为了搞音乐,她甚至失去了许多电影圈的朋友。
那些所谓的朋友因为自己的一个举动表示十分不理解,甚至还骂她。
张曼玉却认为,只是一首歌就让她遭到如此程度的抨击,实在是不公平。
“为什么你们几句话,我就不许再玩这个游戏”
“我从小就有个梦想就是要唱歌,我演电影演了20次还被说成花瓶,唱歌请给我20次机会。”
在此之后,张曼玉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玩音乐的梦想,甚至还当起了DJ。
她在一片噪音当中蹦蹦跳跳,冲破曾经的所有枷锁。
正是这样看似放荡不羁的她,却将自己草莓音乐节的经历称作“最大的挫折”。
04:玩家人生
从客观眼光去看待张曼玉这一生,其实她并非一帆风顺。
幼年时,她便经历了十分严苛的家庭教育,母亲经常抨击她长得不好看。
到了英国读书时,她又因为人生地不熟而不知所措。
被星探发现的时候,她只是请了假回香港休息。
出道后一直被称作“花瓶”,所有导演都将她当成一个工具。
甚至在《警察故事》的拍摄现场,成龙还骂哭了她。
个人情感经历上,她也经历过不少挫折。
失败的恋情、被男友公开的情书、与法国导演走向终点的婚姻。
可以说,顺利两字和她前二十多年间的人生毫无关系。
但张曼玉本人,却并不这么认为。
为什么说她是一位玩家?
因为在发生的所有故事当中,张曼玉从未将自己当成过一个客体。
客体要被动地承受一切,当一个逆来顺受的受害者。
但她从未如此考虑过自己,她一直将自己当成享受一切的主体。
正是因为重于体验,张曼玉才从不重演曾经的角色。
正是因为从不循规蹈矩,即使登上领奖台她也顶着乱糟糟的头发,穿着松松垮垮的衣服。
正是因为想要感受别样的人生,她才会在巅峰时期退出影坛,转去当一个找不着调的歌手。
在鲁豫对张曼玉的采访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这一点。
她说,即使有人觉得会失望,会难过,但她所遭遇的一切都是人生绝无仅有的课题,正是这些课题让她变得越来越丰富。
在她看来,人生的重点就在于体验,无论选择之后的后果如何,都是自己的财富。
哲学家伊赛亚·伯林曾提出过消极自由、积极自由两个概念。
其中,消极自由是指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没有别人妨碍的自由。
积极自由则指的是自己由自己控制,真正做到从心所欲的自由。
毫无疑问,张曼玉便是这样一个拥有“积极自由”的人。
她深知自己在什么时期应该干什么事情,给予自己完全的主动权。
自由这样一个空泛、虚无的概念成为了张曼玉切实的人生信条。
05::惊现抖音
张曼玉再上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大概是在抖音上。
她突然开通了属于自己的抖音号,上传了一段自己曾经的工作片段。
随后她开始不定时更新,自己手上有什么视频素材就上传什么。
有自己在伦敦街头骑着单车的场景,也有在家中简单做个晚饭的内容。
她的ip地址也经常变化,没人知道她现在在哪。
相同的是,每条作品都是她最真实的生活写照,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张曼玉。
此次在伦敦和网友的相遇,也正是对她生活信条最确切地体现。
张曼玉从未被明星这一身份束缚过,她只是一个演员。
所有切片都是她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她也珍惜每一份露水情缘。
结语
虽然不知她现在身在何处,但张曼玉即将迎来自己的60岁生日。
花甲之年,她仍未放下对不同体验的追求。
相信在不为人知的真实生活里,张曼玉一直是自己最喜欢的样子。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